为迎接第16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大力推广和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法律知识,进一步净化、规范社会用字环境。上海大学语委围绕"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这一主题,联合校团委、校研工委,以法学院、文学院学生为主体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检测和竞赛活动,反响良好、效果明显。
1.组织开展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宣传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的普及和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学生养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习惯,在第16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上海大学语委、团委联合法学院团委、学生会,在校内外精心组织、策划了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9月17日中午,校内宣传咨询活动在水秀、益新食堂前举行,校学生会和法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志愿者们向广大师生发放宣传单。宣传单的正面印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规定,反面则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标题,向广大师生推荐《普通话水平测试专用教材》、《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大数据时代》等畅销书籍,鼓励大家在信息社会仍然要多读些优秀的纸质书。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还精心设计了两个体验环节:在水秀食堂前,参与活动的同学们认真地朗读词语和难解字,志愿者们对错误的发音进行了及时纠正。益新食堂前开展的是有趣的"疯狂猜成语"游戏,同学们通过平板电脑、手机等数码设备看图猜成语,不少同学对此爱不释手。主办方还特地为参与活动的师生准备了精美的小礼品,现场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气氛。
9月20日清晨,法学院研究生青年法律服务团和"律舟"法律援助社的志愿者们则来到位于南京东路步行街的世纪广场开展校外宣传咨询活动。当天恰逢中秋小长假,活动现场吸引了不少市民,他们中有的在宣传展板前驻足观看并认真学习,有的则参与到体验活动中来,与志愿者现场互动的同时普及了法律知识。
普通话的推广,应该深入到社会和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本次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的开展,既提升了广大学生和市民学习普通话、运用普通话的热情和兴趣,同时也普及了我国的语言文字法律法规。通过活动,"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为更多的人所熟悉并将逐步深入人心。
2.开展"火眼金睛在行动"校内外规范用字监测、整治活动
9月19日上午9:00,文学院活动成员聚集在上海大学校本部山明楼前进行活动安排,活动参与成员分为三组,每组三名同学,同时确定每组负责的地域。9月19日至20日,每组成员主要在上海大学校园内,到各宣传栏、食堂、公寓楼等用字比较密集的地方寻找不规范用字现象。21日至22日,各组将分别到上大路(出学校南门)、锦秋路(出学校北门)、丰园路(出学校西门)寻找错别字等。本次活动与去年相比,不仅仅在于寻找广告、海报等宣传品中的不规范用字现象,还把范围扩大到了一些书籍和杂志当中。
通过为期四天的"火眼金睛在行动"寻找不规范用字活动,同学们发现了不规范用字达几十处,主要问题在于部分广告中不经意间误写,也仍有大量的错用,如纸盒的"盒"写做"合",家具的"具"写作"俱"等等。除此之外,不规范用字现象却是常常见到,包括繁简字混用、手写广告中用字随意简化等等,这些现象都影响到汉字的整体应用水平。
对于发现的错别字,活动小组都进行了拍照,并进行KT板展示。由于考虑到书中的错别字,牵扯到著作人的权益等问题,活动组只在很小的范围内进行。但仍发现上海某著名出版社出版的某书中,因错字和句子导致不通顺的现象屡有发生。一般而言,正版书中错别字现象微乎其微,本书却是差强人意。
3.组织开展汉字听写大赛
9月27日下午2:00,汉字听写大赛在校本部下沉式广场如期进行,来自数个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次比赛。
本次大赛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参与同学分为四组,从这四组中选出优胜两组;第二阶段从胜出的两组中最终PK出一、二、三等奖获奖同学。活动过程中,听写的汉字都是平常极容易听到、用到但又容易出错的汉字,因与日常用字相关,因此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在比赛中,同学们真实感受到随着电脑的普及,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手写字很少,造成有些字虽然感觉很熟悉,当要写出来的时候,却感到困难,如"喷嚏",虽然这两个字在日常用语中经常听到,但很多同学认为很难正确写出来。经过几轮淘汰,因五名同学难分秋色,负责人员当场决定加赛,最后经过激烈的角逐,产生出获奖同学。
整过活动过程历经将近两个小时,除一、二、三等奖获奖同学,所有参与的学生全部分发奖品予以纪念。文学院研究生党总支的宣传人员还对参与同学进行了现场采访,在场的同学都表达了应该更加注重汉语的学习与用字的规范性。
校语委
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