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青衿执卷解风雅 银屏承韵续弦歌 ——“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上海大学选拔赛成功举办

创建时间:  2025/05/13  胡瑕   浏览次数:   返回

2025年5月9日晚上19:30,第七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上海大学选拔赛在我校拉开帷幕。本次比赛由上海大学教务部、上海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上海大学诗礼文化研究院和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承办。比赛通知发布后,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参赛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共有20位本科生和研究生进入到校内选拔环节,并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鼎力支持。比赛由文学院中文系副研究员刘慧宽主持。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中文系教授姚蓉,上海大学国际部党委副书记、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陈秀猛,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李翰以及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总冠军、上海大学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特邀研究员陈更作为专家评委出席了本次比赛。

比赛开始前,刘慧宽老师致开幕辞。刘老师以平易诙谐的语言指出了本次比赛“典耀中华,赓续文脉”的办赛意义,隆重介绍了本次比赛的四位评委,并重申了比赛规则与流程。

进入比赛环节,各参赛选手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新颖的视角及丰富的形式展现了自己对所选诗词的独特理解。

选手们讲解的诗词作品包罗万象。其中,同学们对《使至塞上》《登楼》《蜀相》《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过零丁洋》《桂枝香·金陵怀古》等作品的解读,向听众展示了诗人的家国情怀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还有同学通过讲解《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海潮》,呈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诗意美景;一些同学还从《将进酒》《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解读出诗人从苦闷到达观的“精神突围”,颇具新意。

有选手从城市纪录片的创新视角重现经典,也有选手借助现代技术,通过视频剪辑配合背景音乐为听众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视听体验。凡此种种,应接不暇。每一位选手对所选诗歌的讲解都使人耳目一新。

在点评环节,各专家评委从不同角度对参赛选手进行了详尽的点评。陈更老师从诗意理解、内容主次、诗词拓展三个角度对第一组选手进行了点评,指出诗歌主体相较于诗题的重要性,并建议参赛选手要打破“应试”风格来展现自身体验。

陈秀猛老师着重点评了各选手的演讲标题设计,并建议各个选手要设置能展现自身独特体验的演讲标题。

李翰老师旁征博引,运用大量历史文献与诗句例证,总结出入话、诗眼、比较、拔高四把诗词讲解“金钥匙”,使人受益良多。

姚蓉老师也从入题方式、内容主次等角度进行了点评,并着重指出演讲者仪表风度给听众带来的良好感受,还强调PPT制作要让观众能够提炼重点。

本次比赛完美展现了当代青年对古典诗词赤子般的热忱。参赛者们以诗为舟,共赴千年文脉之约。他们的吟咏与讲解,既流露着对先贤的景仰,更体现着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使千年诗教焕发着青春的熠熠光辉。

(撰稿:王金堯 摄影:王天勤)



下一条:喜报!我校师生在2022年上海市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荣获佳绩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