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年华"频频出现在报纸、杂志、网络媒体上,旅游业的繁荣更是使得"嘉年华"乐翻了天,不少旅游区都有纷纷选择"嘉年华"作为它们的宣传亮点。
"嘉年华"是一个外来词。这个优美的名字最初起源与《圣经》中的一段故事有关,《圣经》中有一个魔鬼试探耶稣的故事,说的是魔鬼把耶稣困在旷野里,40天没有给他吃东西,耶稣虽饿,却没有接受魔鬼的诱惑。后来为纪念耶稣在这40天中的荒野禁食,信徒们把每年复活节前的40天作为自己斋戒以及忏悔的日子,叫做大斋节。因为在封斋期间教会禁止肉食和娱乐,生活十分沉闷,所以在斋戒期开始前的一周或半周内,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游行,纵情游艺行乐。因此"嘉年华"又被称为"狂欢节"或"谢肉节"。
"嘉年华"实际上就是从英文中carnival音译而来的。最初是一个宗教节日,后来泛指狂欢、庆祝、欢宴,在各地巡回流动的游艺团,有组织的联欢。随着改革开放,"嘉年华"也传入大陆,有的是精心组织的联欢节目,有的是指巡回流动的游艺团,有的指某种商品展示会或精彩组合。"嘉年华"之所以能风靡流行,当然首先归功于将其翻译成"嘉年华"这样的汉字组合,它寓含了人们对幸福快乐生活的赞美和向往。正因为如此,不少商家喜欢取其为店名,如"嘉年华酒店""嘉年华宾馆"等,真可谓在全国遍地开花。除了字面意义的优美吉庆外,更重要的还有"嘉年华"的内涵:一是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的表现形态;二是快乐自由、激情四溢的精神特质。"嘉年华"充满了创新、欢乐、自我的精神,这正好契合了现代人垂青时尚、追求个性的时代潮流。